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Tarenna attenuata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2秒
假桂乌口树
Tarenna attenuata (Voigt) Hutchins.
中国植物志>> 第71(1)卷 >> 茜草科 Rubiaceae >> 乌口树属 Tarenna

16. 假桂乌口树(广西植物名录)树节(广东海康)图版100: 12-15

Tarenna attenuata (Voigt) Hutchins. in Sargent, Pl. Wils. 3: 411. 1916; Merr. in Philip. Journ. Sci. Bot. 13: 160. 1918; Merr. in Lingnan Sci. Journ. 6: 331. 1928; 海南植物志3: 317. 1974;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: 231, 图5875. 1975.——Stylocoryna attenuata Voigt, Hort. Suburb. Calc. 377. 1845. ——Webera attenuata Hook. f. Fl. Brit. Ind. 3: 104. 1880; Hemsl. in Journ. Linn. Soc. Bot. 23: 380. 1888. ——T. sylvestris Hutchins. in Sargent, Pl. Wils. 3: 411. 1916; 云南种子植物名录, 下册: 1274. 1984, syn. nov.

灌木或乔木,高1-8米。叶纸质或薄革质,长圆状披针形、长圆状倒卵形、倒披针形或倒卵形,长4.5-15厘米,宽1.5-6厘米,顶端渐尖或骤然短渐尖,基部楔形或短尖,全缘,有时略背卷,干时变黑褐色,两面无毛,或有时在下面脉腋内有短毛,上面稍光亮;中脉在上面常凹入,侧脉纤细,5-10对,在下面凸起,在上面平或稍凸起;叶柄长 0.5-1.5厘米;托叶长5-8毫米,基部合生,上部渐尖。伞房状的聚伞花序顶生,长2.5-5厘米,宽4-6厘米,三歧分枝,分枝稍密,总花梗较短;苞片和小苞片小,钻形,宽约1.5毫米;花具长2-5毫米的花梗或几无花梗;萼管陀螺形,长约2毫米,裂片极小,长约0.5毫米,三角形,顶端稍短尖;花冠白色或淡黄色,冠管长2-2.5毫米,喉部有柔毛,顶部5裂,裂片长圆形,长约5毫米,开放时外反;雄蕊5枚,伸出花冠,花丝短,长约1毫米,花药线状长圆形,长约5毫米;花柱无毛或有毛,长约8毫米,柱头伸出,长约6毫米,胚珠每室1颗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5-7毫米,成熟时紫黑色,顶部有宿存的花萼;种子2颗。花期4-12月,果期5月至翌年1月。

产于广东广州、南海、台山、宝安、珠海、阳江、茂名、封开、海康和徐闻,香港,广西柳城、容县、都安、合浦、龙州、靖西、大新、宜山、罗城、宁明、凌云和乐业,海南琼山、屯昌、万宁、陵水、崖县、保亭、乐东、东方、白沙、昌江、澄迈和儋县,云南蒙自和勐腊;生于海拔15-1200米处的旷野、丘陵、山地、沟边的林中或灌丛中。国外分布于印度、越南和柬埔寨。模式标本采自我国,具体地点不详。

全株供药用,能祛风消肿、散瘀止痛;治跌打扭伤、风湿痛、蜂窝组织炎、脓肿、胃肠绞痛。

J. Hutchinson 在 Tarenna sylvestris Hutchins. 的原始描述中提出因其花梗较短,具有较大的苞片和萼裂片而与本种相区别,但据检查云南有关标本,发现其花梗、苞片和萼裂片与本种的无异,其他性状也无区别;编者认为两者实为同一种,故予以合并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9《中国植物志》第71(1)卷 382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
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
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
茜草目 Rubiales
茜草科 Rubiaceae
金鸡纳亚科 Subfam. Cinchonoideae
栀子族 Trib. Gardenieae
乌口树属 Tarenna
图版100: 12-15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